傳媒視角
熱詞點擊
黃燈
2013年1月1日零時,“史上最嚴交規(guī)”正式實施,“闖黃燈罰6分”也成為2013年輿論場的第一輪“風暴”。
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《天下公司》報道,新交規(guī)實施首日,多地頻發(fā)追尾事故。有網友在微博上說:新交規(guī)實行第一天,上路實驗黃燈問題幾十次,發(fā)現情況很難掌控,要么燈前50米左右就把車速降至極低,要么隨時準備燈前急剎車。
還有人認為重罰闖黃燈違背了牛頓第一定律,黃燈亮起即停在停止線很難掌控,這給本身擁堵不堪的交通繼續(xù)添堵,也必將造成更多追尾事故。
在表示“不適應這條新交規(guī)”的同時,不少網友提出建議:要解決這個問題可在城區(qū)路口安裝倒計時信號燈,讀秒的紅綠燈一樣可以起到警示作用。還有網友提出,國內一些城市使用了倒計時信號燈,就是在紅、綠燈亮起時,同步顯示剩余時間,“倒計時也是一種警示,與黃燈效果一樣,為什么不能裝這樣的燈?”
更有人認為如果闖黃燈也罰分,那么黃燈就失去其意義了,干脆直接采用紅、綠兩色信號燈,或只設一個綠燈即可,燈亮通行,燈滅停止。這樣既簡單明了,也更節(jié)省能源。
同時,也有相當數量的網友支持重罰闖黃燈,認為沒有規(guī)矩,就難成方圓。一名研究了多年交通管理的專家表示,闖黃燈算不算違法之爭已存在了30年,此次強調“闖黃燈也算違法”是一種突破。
2日,北京市交管部門表示,倒計時信號燈不適合城區(qū)的道路交通情況,暫不考慮安裝,目前只有部分路口安裝了用于步行道的倒計時信號燈。城區(qū)的智能紅綠燈系統(tǒng)在路面下面埋有感應設備,路網的紅綠燈形成一個大型的“綠波帶”,根據車流量的增減,紅綠燈會調整時間。如果安裝數秒信號燈,就會出現倒計時混亂,也會給駕駛員造成錯覺。目前倒計時車行信號燈主要在遠郊區(qū)縣,在采用固定放行時間的路口使用,因為這些地區(qū)車流量相對少,通過率也固定。
北京市交管部門同時表示,將嚴格執(zhí)行新修訂的法規(guī),黃燈的目的是提示,沒過線的車輛應該適時采取措施。
2日晚,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通過官方微博表示,深圳暫不對闖黃燈處罰。1小時后,深圳交警再發(fā)微博稱,暫未處罰的原因有三:一是系統(tǒng)暫不支持抓拍闖黃燈;二是需對信號燈的配時進一步排查;三是黃燈需制定嚴格的查處程序和科學的處罰標準。
2日晚19時48分,新華視點發(fā)表微評: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二十六條規(guī)定,交通信號燈由紅燈、綠燈、黃燈組成。紅燈表示禁止通行,綠燈表示準許通行,黃燈表示警示。三個信號燈各司其職,交管部門將黃燈作用歸于紅燈,不僅技術上難以做到,且明顯違法。行政部門規(guī)章與法律相抵觸,該怎么辦?
在網絡和紙媒上,支持和反對雙方交鋒激烈,各種意見鋪天蓋地,甚至不乏嘲諷和謾罵??磥恚平狻包S燈困局”確需智慧和理性,而執(zhí)政者科學決策和公眾理性吐槽都是我們前行的力量。
泰囧
截至1月1日15時,光線傳媒投資發(fā)行的《人在囧途之——泰囧》票房突破10億元,成為內地電影市場2012年度票房冠軍,也首破華語電影票房10億大關。
元旦期間,多地影院一度出現排隊甚至買不到票的狀況。業(yè)內人士認為,《泰囧》以其接地氣的故事內容,加上天時地利人和優(yōu)勢,良好的口碑傳播,從而掀起觀影熱潮。另一方面,當前國內處于轉型期,人們普遍覺得生活壓力大,而《泰囧》式的純粹惡搞娛樂作品,恰恰滿足了人們“輕松”、“釋放”這類精神需求,所以想不火都難。
元旦前后,《十二生肖》、《血滴子》、《大上?!返榷嗖看笃瑺幭嗌嫌常瑩嚩髯稍冏钚聰祿@示,內地電影市場2012年第52周周總票房約6.3億元,同比高漲79%,觀影人次1700萬。同時,2012年中國電影市場保持了快速增長態(tài)勢,全年票房超過165億元。
《泰囧》的走紅凸顯中國電影市場的巨大消費空間。與此同時,國產影片也面臨著進口大片的“擠壓”和挑戰(zhàn)。長期以來,國產電影在資金實力、制作水平上無法與進口大片全面競爭。2012年上半年,中國宣布將進口大片的數量從每年20部提高到34部,這仍被不少人認為數量太少。
1月2日晚,央視主持人芮成鋼連發(fā)6條微博,吐槽我們過度保護國產片,逢年過節(jié)“攔截”外國大片。芮成鋼自己去影院看電影,發(fā)現放映的都是國產片,而“當前港臺和國外院線正大片如云”。
回首中國賀歲檔電影十年歷程,無論大制作、輕喜劇還是文藝片,中國電影人都進行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,并取得了不俗戰(zhàn)績。但即便市場巨大,即便成績輝煌,國產電影仍在“囧途”。
熱詞
如同我們在每個周末精心篩選每周進入公眾視野的熱詞一樣,年末歲初,回顧和盤點年度熱詞和流行語,也能一窺我們身處的輿論生態(tài)。
2012年12月30日,《咬文嚼字》雜志發(fā)布了“2012年十大流行語”,年度熱詞“正能量”位居榜首。“高富帥”、“元芳,你怎么看”、“舌尖上”、“躺著也中槍”、“中國式”、“亞歷山大”、“最美”、“贊”、“接地氣”入選。
據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透露,編制年度“十大流行語”是一項十分嚴肅的事,既要考慮到詞語在當年的流行度,又要從語文倫理角度加以必要的考量,選優(yōu)汰劣。
《咬文嚼字》的選擇標準一是重視語詞的創(chuàng)新度,純新聞性詞語(如“表叔”“江南style”等)不選;二是重視語詞的規(guī)范度,以諧音、游戲等手段創(chuàng)造出來的詞語(如“童鞋”“大蝦”等)不選;三是重視語詞的文明度,格調不高、低俗不雅的詞語(如“屌絲”“蛋疼”等)不選。
年度熱詞和流行語能提綱挈領、以點帶面地總結和梳理剛剛過去的2012年。它既是百姓關注焦點,也是民意的反映。
有網友認為,即使“屌絲”、“你幸福嗎”、“我能說臟話嗎”等熱詞不夠積極、正面,但這些詞語更能體現社會底層、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態(tài)和利益。它們的落選,使《咬文嚼字》編輯部榜單“主旋律”味道更濃。
無獨有偶,此前網友“三峽在線”曾發(fā)布民間版“2012年最經典的十大網絡流行語”。其前三名是“你幸福嗎”、“屌絲”和“××Style”。這雖是網友自創(chuàng),卻得到熱捧,連英文版也被迅速譯出登在 “中美新聞網”上。
新事物、新情緒和民意表達催生新熱詞。我們身處的社會越來越紛繁復雜,也促使熱詞年年有,今年特別多?;蛟S,不同人心中的熱詞會有細微的差異,但既是“流行”的,就應是大眾的。流行語是時代的“脈搏”,應多聽聽來自草根的聲音。(鄭見)
《中國科學報》 (2013-01-04 第3版 一周國內)